发布日期:2019-09-16 浏览次数:27071
盖洛普此前有一项专门的调查显示:员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推动力,但全球仅有13%的员工算得上敬业。
看数据虽然不乐观,但提升员工的敬业度几乎是每一家公司终生努力的目标之一。在这方面,那些成功的公司采用敏捷倾听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反馈从员工身上学到更多。这一过程是积极主动的,鼓励员工参与,并与各级决策者分享见解。具体方略,被总结为以下三点:
No.1你的倾听方式是否正确
你工作快乐吗?当这个问题被问出来的时候便注定几乎得不到真实的答案,所以要看员工是否对工作投入感情。一种成功的倾听方法首先要对企业文化足够敏感,并对员工和团队不断变化需求做出反应。谈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许多大企业员工不得不填,但又知道即使填了也几乎不会有回应的满意度调研——当组织的倾听变成一项任务时,会消耗员工的积极性,所以成果多半不会理想。在员工生命周期的关键时刻,将合适的调查与合适的方法相结合,才是正确的倾听姿势。
No.2创造一种反馈的文化
作为管理者,你否会时常问自己,我的工作机制和文化氛围,是否让员工觉得反馈是一种权力,而且能看到自己反馈带来的改变?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在提高员工敬业路上,你还要下些功夫。一个成功的反馈机制,基本上有几个显著特点:
促进分享:简短而又言之有物的汇报,让员工分享手头的项目;
激发信任:为出色的成果点赞;
鼓励诚实的反馈:欢迎有创意和新鲜的想法,即使不都是热情洋溢的;
交换想法:分享你从其他渠道那里听到的东西,向员工表示他们的反馈不会石沉大海。
这种策略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动态进行操作。有相关调查显示:经过此种反馈机制的塑造,61%的企业表示员工敬业度有所提高。
No.3目标正确,有力执行
是否经常觉得员工的反馈不可行?或者反馈问题不在现阶段可解决的范围内?这对那些感觉无力推动变革的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障碍,而反馈这件事,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真正的进展。即使布局正确,反馈机制也只有在产生积极作用时才有价值。
随着反馈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将意见转变为对业务的驱动力,也是领导需要关注的重点:
保持沟通畅通:从项目一开始就要去关注反馈,让决策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循环状态,这样就可以在重要问题上迅速采取行动。也有足够的时间零零碎碎地处理反馈,而不是一次处理所有。
将真知灼见送到正确的人那里:尤其在业务关系错综复杂的大企业,有时候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局限于部门内部,所以一个反馈信息所反应的问题也极有可能是跨部门甚至是跨越级别的。这时候就需要负责人把真实的情况二次反应到对应的负责人,保证业务的流畅进行。
不可忘记过去:对于周期性较长的项目而言,往往将前后反馈信息拼接起来的发展过程,更能对下一步的形式作出有力判断。所以,“过去”也是“未来”很重要的参照标准。
敬业精神落地结合工具更给力
利用员工反馈带来组织变革并不容易,但它能利用员工从执行到共创的角色的转变,提升敬业程度,从而改善和提升业务发展。而这种强有力的管理模式,要通过什么样的工具进行有效落地呢?
云之家工作汇报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员工可以及时向上级展示自己已完成/正在做/即将要做的工作,同时一并说明难点和困惑。提交领导后,领导对积极成果给出肯定,对问题给出指示,对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方向性引导。
整个过程贯穿于倾听、反馈和执行几大重要环节之间,通过良性沟通和及时反馈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参与感,同时用前置沟通降低矛盾的概率,为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云之家是国内企业云服务领域的龙头金蝶所孵化的创新SaaS协同厂商,致力于打造值得托付于的一体化协同平台,帮助企业构建高效的组织协同(覆盖传统OA)、可组装的业务协同(让ERP/HR/CRM/SCM/MES等应用协同化)、敏捷的场景协同(轻云零代码协同应用构建平台)和智能的数据协同(业务分析/数据中台)能力。
云之家已为上万家中大型企业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信创的协同解决方案;典型客户包括硕世生物、百瑞源枸杞、深圳麦科田、华海通信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包括OPPO、海信、通威、河钢、安踏等众多500强企业。
IDC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云之家连续第六年领跑中国SaaS协同市场。IDC预测到2025年,SaaS协同市场份额将超越传统本地化部署市场的份额。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